我校地理與海洋研究院景觀生態(tài)學創(chuàng)新團隊在廣西桉樹林時空擴張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方面取得重要進展
我校地理與海洋研究院景觀生態(tài)學創(chuàng)新團隊在遙感監(jiān)測桉樹林時空動態(tài)方面取得重要進展,。該團隊利用GoogleEarthEngine平臺,開發(fā)了一套基于Landsat時間序列數據的桉樹人工林自動提取方法,,提高了人工林監(jiān)測的效率和準確性,。研究成果以“Monitoring Spatiotemporal Expansion Dynamics of Short-Rotation Eucalyptus Plantations Over Large Scales Using Landsat Time-Series Data”為題,發(fā)表在國際知名遙感期刊《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》上(地球科學類中科院二區(qū),,JCR一區(qū)),。該文以南寧師范大學北部灣環(huán)境演變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完成單位,楊元征博士為第一作者,,楊健研究員為通訊作者,,合作者包括:地海院研究人員蔡文華,、俎佳星和王嘉麗,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黃秋霞和清華大學俞樂,。
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臺,,利用像素尺度時間序列分析,結合圖像分割技術和經驗方程,,實現了單一遙感數據源自動提取桉樹人工林,。研究追蹤了2004年至2019年廣西桉樹種植擴張情況,面積由42萬公頃增加到247萬公頃,,并呈現出明顯的向北擴張趨勢,。此外,桉樹種植的景觀格局也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,,從傳統(tǒng)的坡地種植逐漸向緩坡和平地拓展,,可能引發(fā)農-林用地之間的競爭。這些發(fā)現為可持續(xù)森林管理和相關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,。
圖1自2004年至2019年期間,,遙感圖像中被自動識別并歸類為桉樹的像素點頻數分布
論文鏈接:https://ieeexplore.ieee.org/document/10702469?source=authoralert